Selaginella ciliaris(Retz.)Spring in Bull. Acad.Roy. Sci. Brux. 10(1):231,no.136. 1843.
植株形体较小,通常长 5—10cm。主茎纤细,无毛,匍匐,主茎连叶宽 3~4mm,两侧各有 3~5 个分枝,各回分枝处均生有根托;分枝稀疏,平展或斜展, 末回小枝连叶宽 3~4mm。主茎及各回分枝上的叶二型;侧叶平展,彼此疏离,长卵形,长 2~2.5mm,宽1~1.2mm,先端急尖,基部圆楔形,边缘有长纤毛, 基部上侧的睫毛最长,无明显白边;中叶伏贴于主茎或枝上,先端指向茎或枝的长轴方向或略偏斜,长卵形,覆瓦状排列,长约 1.5mm,宽约 1mm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边缘有睫毛,有不明显白边;腋叶长卵形,基部圆形,边缘有睫毛。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,近四棱形,长 5~10mm;孢子叶二型, 近轴面的孢子叶较长而远轴面的较短,向上斜展, 覆瓦状排列,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,龙骨状,渐尖头, 远轴面的孢子叶边缘有长纤毛,纤毛长度约为叶缘至叶中肋距离的一半。大孢子白色或淡黄色,小孢子橘红色。
产地:七娘山、田心山(张寿洲等 4692)、梧桐山(王国栋等 6290)、仙湖植物园(张宪春等 011143)。生于山地林下,海拔 100~450m。
分布: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。越南、尼泊尔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澳大利亚北部及附近太平洋岛屿。